第一章 秦家有女初长成_错心记
关注小说网 > 错心记 > 第一章 秦家有女初长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章 秦家有女初长成

  杭州城东南角的一处大宅花厅内。

  几个身着锦袍上了年纪的男人正忐忑不安地围坐着,小厮们鱼贯而入,沏茶水,上茶点,丝毫看不出怠慢之意,可厅里的气氛颇为紧张,众人皆屏息等待。

  坐在下首的刘简一个月前刚升任清风铺的大掌柜不久,今日还是头一遭跟着其他铺子的掌柜们来府里交差。此刻正轮到他所分管的铺子审账,行话叫做“过堂”。

  “刘掌柜,你铺子的账可是自己亲手管的?”女子声音从花厅正中的书案上响起,乍一听细嫩软绵,可瞬间让刘掌柜的心揪了起来。

  刘简不敢大意,忙起身回复:“正是!”

  “极好。那你说说这一个月为何你铺子的进项比上月多了四成,出项多了两成。”女子的声音平稳清亮,却听不出个中喜好。

  刘掌柜所分管的清风铺位于杭州城郭以西的十里镇上,也是镇里唯一的成衣铺子。他从学徒开始跟着老掌柜,鞍前马后,做低伏小,总算熬到老掌柜退居乡里,借着一封举荐信荣升为铺子的新任掌柜,一时风光无限。故而同行间邻里间的送往迎来就多了些,铺子的账务暂时让老二管着,自己也就交差前的几日熟悉了些大数,以备查验。他这么做,也是有自己的小聪阴,十里镇清风铺的规模小,比不了城里的大分号。所以他就想着,主家不太会特意询问。可偏偏今儿运气就是这么不好!

  “那个…虽说如今正值盛夏,但总要未雨绸缪,故而我们分号这个月多进了些秋袄的料子,想着提前有个应对。”刘简觉得自己的这个理由颇为充分,提前进库存备货合情合理。他抬头瞧了眼正坐在案头梳着双髻的小姑娘,身量纤小,双脚才稍稍够得到地。心里不免纳闷,今儿怎么换成了大小姐。

  秦妙听了刘简的回复,嘴角嗤笑地一抽。各家掌柜看到此景,心头冷了几分,看来大小姐今日心情不太好。

  “刘简,你这个月进的可都是月胧纱。下次回答我的话之前,好好过过脑子!”秦妙颇为不悦地将账本重重一合。啪!震得黄梨木的桌面为之一动,继而沉声:“拿走!”

  素闻大小姐过目不忘且手段凌厉,今日过了一堂,果真是名不虚传。刘简微微颤颤地上前取走自家的账本,灰溜溜地坐回到位置上。

  过了一上午的堂,秦妙真有些累了,起身绕过比她大上几圈的书案,站到正中。照年纪排算,这些掌柜们都能当她的爹了,有些个当祖父也不为过。可在秦妙跟前,这些掌柜们个个都老老实实的,不敢造次。

  “各位掌柜叔伯,今儿我再重申一次。秦家老太爷说过什么,四个字,居安思危!别让一时得意蒙了眼,好好打起精神!”这话一听便是说给刘简听的。这不,新任刘掌柜早已不好意思地将头埋得深深的,三十好几的大男人愣是让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说得耳根发烫。

  “好了,今儿就到这。散了吧!”秦妙随意一挥手,便带着四个丫鬟四个小厮浩浩荡荡回内宅了。掌柜们恭敬地目送一行人走出花厅,这才七嘴八舌地数落起刘掌柜,一个个地恨铁不成钢。

  “阿暖!”

  “大嫂!”秦妙刚进垂花门,就看到小腹隆起的大嫂崔凤从花间小径走来。她欢喜地多走了两步,牵起大嫂的手。

  “大嫂,今日事儿真多,可累坏阿暖了。”秦妙一改方才在花厅时的雷厉风行,嘟着嘴想自己唯一的嫂嫂抱怨。

  崔凤笑着戳了一下秦妙的脑袋。

  “你呀!老想躲懒,以后嫁了人,看你还怎么躲?”崔凤是典型的江南女子,温婉可人。今年刚过十七,两年前嫁给了秦妙唯一的兄长秦昱。夫妇二人举案齐眉,恩爱有加,如今已有孕四月。

  秦妙毕竟是个即将及笄的小姑娘,被自己嫂嫂这么一提,能不害羞么。

  “嫂嫂嘴里就是不把门,什么话都说得出。”

  二人调笑着迈入劲风堂,朝着端坐在上首的老夫人请安。“老祖宗吉祥!”

  秦老太太一看是孙媳和孙女来了,忙着请人起来:“吉祥吉祥!凤儿啊,你有身子了,别站着了。坐坐坐…”

  “老祖宗,您偏心。孙儿今日与掌柜们周旋大半天了,嗓子都冒烟了,怎不见能疼惜几句呢。”正说着,秦妙就开始妆模作样地伤心起来,还真真是我见犹怜。

  秦老太太是见惯了她不正经的样子的,也配合着啐了一口:“嘿,你个小没良心的。”她指着放在案几上的燕窝羮,一副惹了冤大头的样子:“我可是眼巴巴地准备好了,可有人啊,就是得了便宜爱卖乖。哼…”

  厅里的仆妇们一瞧。得,老太太和大小姐又演上了。

  秦妙打小就是个机灵鬼,知道什么时候该见好就收,一下就扑进秦老太太的怀里,好一顿撒娇:“哎呀呀,还是老祖宗厉害,我可憋不了这么久。”

  软绵的小团子像小猪一般地在自己的身上拱来拱去,乐得秦老太太咯咯大笑,眼角地细纹也越发阴显。嬷嬷丫鬟们更是个个被惹得捧腹大笑。

  在一片祥和笑声中,下人伺候着主子们用完了饭前的羹汤,又用菊花汤水洗净了手后,方才摆开午膳。可满满一大桌的菜,主子却只有三人。

  说起杭州城里的富贵秦家,人人都知。但因秦家祖训,凡秦氏男子一缕不纳妾无通房,故而秦家的人口其实很单一。

  秦老太爷就秦老太太一房,先后生了一儿一女。儿子便是秦妙的爹秦书人,娶了郴州刺史的庶出女儿田氏。当年田氏生秦妙时难产,血崩而死,秦书人就再也未续弦。秦老太太的女儿,也就是秦妙的姑姑秦莲,嫁给了金陵王家作长房长媳,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。

  前段日子为在京城开铺做生意,秦书人带着儿子秦昱去了平阳,是以家里头的正经主子就这剩下三位老老少少。

  “阿暖,今日前院过堂还顺利么?”秦老太太素来胃口好,但上了年纪就得把紧牙关。她比孙女和孙媳早先用完膳,正被人伺候着漱口。

  秦妙捧着汤碗咕噜噜地喝汤,别提多美味了。一旁的孙嬷嬷却着急,小姐都十四了,举止还这么随意,以后可如何是好。秦妙自然是接到了孙嬷嬷额外关注的眼神,当即就放下汤碗,撇着嘴拾起桌上的汤勺,一口一口地往自己的小嘴里放。

  “老祖宗,今儿过了十二家铺子,光从账面上看没什么纰漏,毛利四成,净利二成。”秦妙从记事起就学着管账算账,十岁便开始跟着秦老太太巡视店铺,颇有经商天分。她憋屈地使着小勺,小嘴嘟嘟的,颇为不痛快。

  孙嬷嬷看她又犯别扭,就着秦老太太默许的眼神把大汤勺递给眼前的小祖宗。秦妙这才咧着嘴笑了:“孙嬷嬷,这才是喝汤的嘛。”说完拿着汤勺舀着喝,不一会儿一碗甜汤就下肚了。

  “老祖宗,喝汤就该用这种,多快好省,实惠!”

  噗嗤…崔凤捂着肚子笑出声,这小姑可真是不让人省心。“老祖宗,您可别让孙嬷嬷这么惯着她了,姑娘家哪有拿着乘汤的大勺喝糖水的。小心以后嫁了人,被婆家立规矩。”

  呀!又说嫁人,嫂嫂今儿是怎么回事,老是提嫁人。“大嫂,我还小呢…”

  崔凤听她又害羞了,转头看向上首正眯着眼怜爱地盯着秦妙的老太太,狐疑地问道:“老祖宗还没和阿暖说么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zcwo.com。关注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zcwo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